为全面提升我校创新创业课教师师资水平,打造我校的创新创业教学骨干力量,2020年上半学期,创新创业学院组织进行了《大学生创业基础》课程的教案和说课评比活动。共20位老师参与了评比活动,每人选取一章内容,在学习通上提交了讲课视频和课程教案,由学院所有老师及部分任课教师进行打分评比。
本次教案评比从教材分析、教学目标设计、教学方法设计、教学过程设计、教材处理设计、师生活动设计和体现思政内容等7个方面展开,多角度多层次对教师授课过程进行了评阅,主要考察了教师对教材的把握能力,对教学环节的设计能力和对课堂教学的把控能力。现将评比结果分析如下:
一、教材分析与处理设计方面
教材分析与处理设计是教师备课中一项重要的工作,是教师进行教学设计编写教案、制订教学计划的基础;是备好课、上好课和达到预期的教学目的的前提和关键,对顺利完成教学任务具有十分重要的意义。
教材分析的基本方法和基本要求如下 :
1.能按照课程标准,分析教材的编写意图和教材的特点
2.会分析教材的知识结构、体系和深广度
3.能以整体为背景,分析各部分教材的特点
4.会分析教材的难点,掌握处理难点的方法
5.会分析教材的重点,掌握处理重点的方法
6.能在分析教材的基础上,酝酿设计教学过程,确定教学方法。
通过分析发现,大多数教师对教材内容能够精准理解,能够把握每一章内容的重难点,并给出重难点的处理方法,教学过程能够围绕章节内容展开。
建议:1.把每节课的教学目标及教学重难点在PPT中展现出来,便于学生对每节课的内容学习有明确目标。2.教学内容应在教材基础上加大深度,广度,以教材为本,联系学生专业,联系社会发展趋势,对教材内容进行适度扩展。3.教学内容各个部分的衔接要紧密,自然过渡,便于学生对知识掌握的流畅性、完整性。4.每节课结束前,对本节内容进行简短小结,有利于学生对所学知识的巩固。
二、教学目标设计
课堂目标的设计是我们日常教学必不可少的一个环节,对于课堂教学活动具有十分重要的意义。它规定着教学活动的方向,是教学活动展开的依据;同时,也是评价学生学习的重要标准。
教学目标设计应从三个方面来考量:知识和能力、过程和方法、情感态度和价值观。其中知识与能力是教学目标的主要内容,教学过程和方法都必须围绕目标展开,并在教学过程中注意融入情感教育和价值观教育等。
通过分析,大多数教师对每章节的教学目标都有清晰的认识,课堂教学能够围绕主要教学目标开展。但部分老师对章节知识结构把握不到位,对教学内容的主次不分,导致胡子眉毛一把抓的现象,影响学生的学习效果。另外存在重知识讲解,轻能力培养的现象。创新创业教育是实践性很强的课程,学生需在不断实践的基础上达到对知识的领悟。
建议:1.严格按照教学大纲设计的教学目标开展课堂教学。2.教学目标要主次清晰,知道哪些是需深入掌握的内容,哪些是简单理解的内容,教学活动才能有重点的展开。3.课堂应突出学生主体地位,知识型内容可以通过课前预习等方法让学生自学,课堂上再带领学生进行知识梳理,形成知识脉络。课堂主要任务应围绕教学目标开展实训活动,教会学生运用知识的方法。
三、教学方法设计
教学方法是教师和学生为了实现教育目的,完成教学任务所用的手段和工作方式。教学有法,而无定法,贵在得法。教学方法有很多种,从基本思路来分,可以分为注入式和启发式。从具体方法来说,可以分为讲授、讨论、指导、演示、练习、实践、情境教学等等。
根据合格评估要求,课堂教学要实现四个转变:由封闭课堂向开放课堂转变、单向课堂向互动课堂转变、知识课堂向能力课堂转变、句号课堂向问号课堂转变。这就要求教学方法的设计要更具灵活性、开放性,根据学科性质、教材内容、学生特点量身打造,只有适合的才是最好的。
通过分析,多数教师能采用启发式教学方法,注重课堂的互动效果,但也可看出部分教师教学方法过于单一,缺乏灵活性,创新性,缺乏对学生的启发和能力的培养。
建议:1.通过培训、讲座、教研活动等提升教师职业能力和授课水平。2.建立听课制度,加强对教师授课的监督。3.教学手段多元化,尤其是要求每一位老师都要学会熟练利用网络等新媒体教学方式。4.建立课后学生反馈制度,学生可以对每一节课的教学效果进行评价,教师要根据评价结果及时调整自己的教学活动设计,真正做到以学生为中心,真正让学生每节课有所收获。
四、教学过程设计
教学过程是对教案的再现和验证,教学最重要的环节,是教师、学生、书本的对话,教师的教学过程的设计水平直接决定了学生的学习效果和课堂教学的效益,好的教学设计对课堂教学效果起到重要作用。在教学过程设计中应充分体现教师的主导作用和学生的主体作用。
教学过程要求:1.环节完整、结构合理,层次清楚。只有清晰的教学设计才能保证教学过程顺利实施。2.教学内容详略得当,掌握重难点。课堂呈现的知识是学生学什么,教师教什么。3.教学思路清楚、内容系统、逻辑性强。4.符合学生认知规律,注重知识发生过程,体现知识形成过程。5.体现学生的参与性。教学是师生的互动的,好的教学课堂激发学生的创造力,想象力,培养他们的求知欲。
通过分析,大部分教师教学过程能体现较完整的教学内容,也能注重和学生的互动,但存在教学环节不完整,如课前缺少导入,课堂练习与学生契合度低,不能引起学生积极性,课堂结束前缺少内容总结等。
建议:1.定期检查教案,教案中应体现完整的教学过程。2.通过教学研讨,建立统一、规范的教学过程。3.注重课堂练习的设计,既能与授课内容高度契合,又能有效调动学生积极性。4.注重课后反思。每节课后及时总结本次课的教学效果,逐步完善教学设计。
五、课堂表现
教师的讲课方式,课堂表现力对学生的学习起到直接的影响。包括教师的知识结构、表达能力、课堂组织和把控力以及个人道德修养等。
知识结构方面,教师应具有扎实而广博的知识,既要精通自己的学科,还要通晓基本的社会学科、自然学科等方面的知识,具有教育科学理论修养,做到博学多才。语言表达方面,教师要有良好的课堂语言组织能力,语音语速语调、表情动作表达适当,到位。要有对课堂活动的高度组织能力,能够把控课堂节奏。
通过讲课视频分析,部分教师对创新创业学科的知识体系还不够完整,在专业领域,还需深入学习,做到“要给学生一碗水,自己需有一桶水”。在语言表达方面,部分教师的语言组织、表达的流畅度还有待提高。
建议:1.教师要通过自学提升自身业务能力,可通过网络进修的方式不断更新自己的专业知识。2.教师课前应认真备课,试讲,这样在课堂上才能表达自如。3.课堂练习活动的设计、开展要考虑到对课堂节奏的把控,避免出现不好把控的情况。
总结:本次教案评比活动,多数教师能积极参加,反应了教师们对教学改进的积极性。通过分析其中体现出的优势与不足,为教师下一步的提升提供了明确的目标和措施,为我校打造一支优秀的创新创业师资队伍奠定了基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