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基本情况
本学期创新创业学院承担了全校19级本科生《大学生职业发展与就业指导1》、18级龙子湖校区专科《大学生职业发展与就业指导2》和全校18级本专科《大学生创业基础》2门课程。
34位教师承担了《大学生职业发展与就业指导》课的教学任务,使用中国大学MOOC平台课程1门,在超星泛雅学习平台或钉钉平台共建课38门,其中4位教师采用纯直播教学、19位老师采用直播与录播相结合的教学形式,教授学生7100余人。
14位教师承担了《大学生创业基础》课的教学任务,在超星泛雅学习平台或钉钉平台共建课14门,2位教师采用纯直播教学、3位教师采用直播与录播相结合的教学形式,教授学生3200余人。
二、存在问题及改进措施
由于第一次实行全校性的线上教学,前三周,因为缺乏对线上教学的感性认识,选择了慕课+录课形式进行授课,但是没有要求开放时间必须与课表一致,导致学院前3周的课程没有严格按照学校课表上课,与学校的要求不符合。在教学过程中也存在一些问题:例如教学形式不统一,与学生互动不够、相互之间没有听课学习、兼职教师上课情况不了解等。
经过督导听课反馈,我们及时进行了整改,教学按照学校要求重新进行了规范。从学院自己发放的调查问卷反馈情况来看,69.17%的学生对教学质量满意,30.17%的学生基本满意,只有0.66%的学生不满意。同时学生也反馈对教学内容掌握情况良好。
本学期经过多次的教学研讨,总结形成如下好的教学方法:
1.集体备课,积极研讨。部门几乎每次开会都在教学研讨,兼职教师也通过提交文字材料等形式研讨了一次研讨,集体听王阳老师一直播课一次。
2.结合疫情打造课程思政。老师们在教学过程中,注意将疫情防控的鲜活案例引入课堂教学,教育学生把个人的成长成才生涯规划与祖国命运结合起来,担当时代重任。使“小课堂”与“大思政”有机结合。
3.变革作业形式,从平时成绩到期末考试。
4.丰富教学形式,满足学生多样化需求。
三、下学期工作思路
下学期我们承担19级本专的创业基础、17级本科创业基础和龙子湖校区17本就业、象湖校区18级就业。目前已经关联过教师,等待学校进一步通知,安排教室和上课时间。
工作要求:
1.教学资料规范化:学期初交教学进度表、学期中交听课记录;
2.教研常规化,专职老师两周一次,专兼职老师的集体研讨一个月一次;
3.听课常态化,按照学校要求,每人一学期至少听2节课,教研室主任和教学秘书事4节;
4.加强兼职教师的管理,所有兼职老师的课,必须都听一遍;
5.根据疫情形势,如果继续开展线上教学,必须全程直播上课。